河南將迎一輪重污染天氣,多地已啟應急預警
中新網鄭州12月8日電 (記者 劉鵬) 記者8日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,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,8日至11日,河南省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持續轉差,預計將出現一次中度至重度的污染過程。目前,該省多地已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。
河南省近年來“治霾”成效明顯,時常藍天白云。那么,此次河南重污染天氣是怎么來的,持續時間將有多長?8日,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專家就本輪污染過程向媒體通報及解讀。
專家介紹,根據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空氣質量預報顯示,此次河南污染天氣將從8日持續到11日,共4天時間。
具體為,8日之后,大氣中低層溫度回升,靜穩條件建立,本地污染開始積累,9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將陸續出現中度及重度污染時段;10日至11日白天,弱的偏北風影響河南,早間京廣線以東地區有大霧天氣,本地積累疊加外來傳輸,全省自北向南有出現重度污染過程的風險;11日下午至12日,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到來,中西部空氣質量轉好,其他地區污染逐漸減弱。
記者注意到,為應對即將出現的重污染天氣,近幾日來,河南已有多地啟動了相應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。如濮陽市自12月5日0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;鶴壁市自12月6日20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;新鄉市自12月6日20時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;鄭州市自12月7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響應,解除時間另行通知。
根據要求,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響應期間,各地將加大對工業企業、工地揚塵等污染源的管控力度。特別是紅色預警期間,將進一步強化秸稈禁燒、餐飲油煙治理、燃煤散燒等措施,最大限度控制污染排放,縮短污染持續時間。
專家8日呼吁,各城市間要齊心協力協同減排,緊盯空氣質量發展趨勢,加密天氣會商,盡最大努力對重污染天氣“削峰降速”。同時,公眾要關注臨近空氣質量發展態勢,特別是敏感人群要做好個人防護,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低碳出行,綠色生活。